“建圈强链”:跨国药企加速布局中医药创新转化产业

发布时间:2022-05-23浏览人数:

       川渝中医药资源丰富,有丰富的地道药材,加上有很好的医疗资源和中医药人才,医药产业正在加速集聚。

       在前不久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,知名跨国药企阿斯利康宣布签约国内中医药创新产业基地,并就罕见病诊疗高地共建、区域创新产业孵化、中医药创新等诸多领域展开合作。

       该创新产业基地将从阿斯利康自身擅长的治疗领域入手,聚焦中医药现代化产业,依托院士专家引领科研转化与产业发展,打造一站式的中医药孵化产业赋能平台。目前,已与多位院士和中药专家启动对接成果转化和项目落户。

 


 

       一、跨国企业加大布局中医药产业

       阿斯利康是全球排名第9位的跨国制药企业,总部位于英国剑桥,重点关注呼吸、心血管、代谢、肿瘤、消化、肾脏、罕见病等治疗领域。

       为何选择在四川加大布局,并落地中医药创新产业基地?其实并不难理解,从产业基础上来讲,川渝中医药资源丰富,有丰富的地道药材,加上有很好的医疗资源、专家资源、科研院所和中医药人才,加上中欧班列的开通,交通方面也前景广阔。

       目前,川渝地区的医药集聚效应正在显现,以生物医药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的成都高新区为例,其已初步形成现代中药、化学药、生物制剂、医疗器械产业集群, 2021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,在国家科技部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位居第四。

       作为国际化的医学工程转化平台,位于两江新区的中关村医学工程转化(重庆)中心也不遑多让。着力于医学成果转化和产业化,一直专注于吸引全球高端医药产业在新区落地,尤其自疫情发生以来,与以色列等区域展开合作,相继引进中瑞N次方西医临床中心项目、基因治疗转化中心项目等。
 


 

       二、更多“新进入者”助推中医药“建圈强链”

       业内人士认为,外企进入中医药领域,经历了三个阶段——原料采购期、初级观望期、开始合作期。近年来,多家跨国药企开始在第三个阶段加强布局。

       除了阿斯利康,据媒体报道,赛诺菲、勃林格殷格翰等跨国药企也曾涉足中药产业。2014年,勃林格殷格翰与广药集团达成合作,将合作推广广药旗下的小儿七星茶糖浆;2015年,勃林格殷格翰宣布,其首个中成药OTC产品——乐可通正式上市。

       事实上,跨国药企在植物药方面的研发已有上百年历史,成就了阿司匹林、达菲等药品。在日本,汉方药的销售也是非常流行的。

       “现在,中国的植物药在世界上也开始有些影响。比如,血脂康现在已经走出去,在海外有销售了,但目前还是以亚洲国家为主,下一步将在更多国家开展注册申请。”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王磊说,未来阿斯利康致力于推进更多中医药产品的现代化,同时把中医药推广至世界上更多国家。

       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加重及慢病发生率的提升,中医药的“治未病”带来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,同时,我国中药企业也在不断探索“走出去”,开拓海外市场。跨国药企依托其行业地位、国际化平台和产业资源,可以助力本土中医药企业加快创新和国际化推广。同时,如何更好地发挥“链主”优势,进行资源整合、资本助力,这也是当前各地政府促产业发展、“建圈强链”的重点工作。

       可以预见,在中医药领域,随着跨国药企和国内巨头持续加大布局将推动完善上下游布局,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升级,不断健全医药健康产业生态圈。